您当前的位置:都市生活圈资讯正文

魏彬非遗商丘的逻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1-13 20:04:04  阅读:2020 作者:责任编辑NO。蔡彩根0465

文丨谷雨(网商社科特约作者)

近年来,随着时下人们对于美好事物追求水平的提高,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具有历史传承色彩的技艺、演出、民俗、工艺品、活动场所等逐步走进现代人的视野,并且不同区域传承下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在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适逢文旅融合背景下多元产业化机遇,很多非遗项目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当然,有些非遗可能面临传承濒危甚至失传的风险。如此冰火两重天的际遇,给我们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一方面,作为传承人角色需要思考如何让古老的非遗与当下生活更好的结合起来,发挥出非遗在现代人生活当中调剂生活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潜在的消费大众,要认识到非遗独特的价值,多去了解非遗的历史,尤其是本地的非遗,这是文化自信的直接体现之一。

截至目前:商丘市现有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34项,市级项目134项,县级项目354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2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9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429人。

网商社科诚邀原商丘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魏彬来谈一谈非遗商丘的逻辑相关话题。

1

非遗与非遗传承人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公布了我国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被分为十大类: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和竞技、美术、传统手工工艺、传统医药、民俗。

无论如何分类,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整体上,非遗都属于“民间的、人民的、知识、智慧”这些范畴。所以,我们有必要将蕴藏于民间的具有知识性的人民的智慧结晶保护传承好,在此基础上发挥它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此,非遗的传承可以永续开来。

商丘非遗资源丰富,这跟商丘地域特性有关,拿民间文学来说,帝喾的传说、连理枝的传说、汤斌的传说、宋襄公与睢州城的传说、白云寺的传说、仓颉造字传说、葛天氏传说、朱襄氏传说、桃花扇的传说、商丘民间故事、闹龙街的传说、月下老人的传说、王亥的传说、庄子的传说等等,非常之多,可以说这些传说经久流传不息的生命力就是商丘民间文学文化传承下去的有力佐证。

《重新发现商丘》:商丘非遗在各县普遍存在,但是差异性较大,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和独立性,那么,商丘非遗竞争力如何?怎样让商丘的非遗可以走出去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魏彬:商丘非遗的竞争力其实和商丘文化的竞争力是捆绑在一起的,脱离商丘的非遗谈商丘文化,或者脱离商丘文化谈商丘的非遗都是不现实的。商丘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所谓一城阅尽五千年,五千年的历史,在商丘都有不同的体现,历史的某个侧面,历史的细节,在商丘大都会有很多让人感动的痕迹和故事。商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商丘的历史,所以商丘的非遗是非常强大的,几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厚重可以想象一下。

另外,从现在商丘非遗所列出来的名录来看,商丘的非遗竞争力应该是不弱的。商丘非遗综合实力的强大是依赖于中原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无论是传统美术,还是舞蹈音乐、戏剧曲艺,还有我们的传统技艺、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多样,基本覆盖了所有非遗门类,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

关于商丘的非遗怎么能走出去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或许我们可以从“商丘怎么更好地走出去?商丘的文化怎么更好地走出去?”这个已有问题的答案里寻找一些有价值的方法,当我们深挖如何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播、更好地走出去的时候,可能对更好打造商丘这个城市品牌会有一些新的借鉴。

我个人认为,商丘的非遗要是走出去有很多地方可以做,比如首先要将商丘本身已经梳理出来的非遗总结好,所谓内容为王,我们的非遗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首先我们要找到并打磨我们的拳头产品,然后用各种好的宣传手段,不排除不排斥各种新媒体,善用巧用各类平台,也可以考虑与各种的文化交流活动嫁接,找到某些办法与形式进行合作,互相赋能。

另外,是否可以将各县区的非遗结合在一起,弄一个有关商丘非遗的产品名录册,形式上搞点创新,做好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政府、媒体单位、高校、研究机构等购买,收益用来反哺非遗保护。

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学历教育结合,也可做非学历教育,甚至做简单技能培训,关键是这样可以梳理非遗项目,也会更大层面上去建设相应的非遗课堂,可以是传统课堂,也可以是线上微课,尝试与某个平台合作做慕课,这种走出去的路径也是很值得试一试的。

《重新发现商丘》:众所周知,很多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甚至灭绝的风险,比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它的源起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那么,既然作为非常具有代表性非遗项目,它在当下的传承就是非遗传承人要重点思考的问题,非遗传承人的核心素养是什么?非遗传承人应该如何与时代结合将非遗项目流传下去?

魏彬:关于非遗传承人的核心素养,其一,其实国家在挑选非遗传承人时,就已经直接提出了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我个人觉得,非遗传承人一定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作,要亲自到一线从事业务工作。

其二,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全世界范围内更多学者认为非遗传承人,五十岁左右比较合适,为什么?五十岁左右的非遗传承人有什么优秀特质?如果研究透这个细节,对我们的传承人来讲是很有用的,五十岁左右的人体力、眼力、阅历、手上功夫、自信与谦虚的平衡、进取与坚守的把握等等情况一般情况下都是很不错的,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年龄当然不是问题,但是了解到五十岁左右手艺人的优点时,对更年轻的或更年长的传承人是有启发的。

其三,我觉得非遗传承人要有内在的文化自信,但绝不是盲目自负的那种,要原汁原味地继承自己的非遗阵地,不失守,要将祖先的智慧,完完整整地继承下来,要有这个意识,自己这一代的创新应该和继承的东西分开记录,因为只有原汁原味,我们才能看到活化石,我们才能够正常的看到、才可以去分析祖先是怎么一种想法,祖先的智慧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只记录创新之后的结果,我们就不知道这一项非遗背后隐藏的原始信息是什么了,所以要单独保存。另外,有些新的“发展”不一定就是进步,时代的局限性是存在的,老一辈的手艺标准,我们现在可能理解不到它的微妙之处,随着我们的研究不断的深化,不知道的某个时间点我们会突然看见“隐藏的智慧”,我现在是有这么一种考虑的。也即,祖先的智慧,我们可能不能够全部的把密码知晓,所以有必要全方位全面的继承,这个很必要,一定要这有这样一个认识的高度。

其四,我觉得非遗传承人时刻保持自己从业的权威状态,要不断地练好内功,要毫不保留地做传授。

至于非遗传承人怎么去和这个时代结合的问题。我觉得思考这个问题,首先要看自己的这项非遗还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吗?这是必须要面对的,不论是传统美术,还是舞蹈、音乐,还有各种戏剧曲艺,包括各式传统技艺和民间文学,在这个时代,都要实事求是地论证是否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否还有良好的土壤?客观上说,每个非遗的土壤,是不一样的,有的肥沃,有的就显得比较贫瘠。

在文化大繁荣的情况下,每一项非遗项目的生命力如何,都要理性面对。比如书写工具的变化,所以毛笔的需求量就会受影响,比如流行音乐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影响,比如社会体育与社会治安的进步,使得各种习拳的环境变化了。新的时代已经无法很好地保持住它本身固有的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像新时代的语言交流习惯使得歇后语失去了原来的环境。所以我们要搞明白这样一个问题,然后基于客观的环境,对各种非遗项目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定位:第一种是在这个时代还是有非常肥沃的土壤的,我们应该进一步的把它发扬光大,做得更好,在商业上恪守自己的产品品质,做好品质上的坚守;第二种就是已经边缘化了,小众的,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做好保护,与文旅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为多元化的文化建设做贡献;第三种就是它完全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我们要做好整理,做好记录,做好档案的规整。我们也希望随着时代的变化,再过若干年,随着新的社会形态的变化,它的土壤重新又来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个非遗项目所有的历史信息完整的保留下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全面统计好存入档案,有它重新生长的环境时,我们再拿出来“解冻”,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文化观感。

《重新发现商丘》:非遗项目的展览展示为普通大众了解非遗打开一个新的空间,商丘非遗展示馆也已经正常开馆,它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发扬和传承非遗文化方面有哪些新的想象?

魏彬:非遗展示馆,我觉得他可以扮演这么几种角色。其一,它起到博物馆的作用,让大家看到我们商丘非遗的前世今生。其二,它是不是可以扮演文创展演的一个平台,可以开辟一些商业展示,在制作和销售文化产品上做一些尝试。其三,我觉得是让商丘非遗传承人在那里有一个“家”的概念。其四,它是一个展演活动中心的角色,提供交流的平台,比如可以做各种非遗项目的对比性展演,邀请其他地域的非遗项目前来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于发扬和传承非遗文化有哪些想象的问题,我想继续结合非遗展示馆做某些想象。首先,我们能不能有一个非遗传承论坛,或者口述历史,主题设置很关键,有的时候问题比答案更有意义。再比如同类别非遗项目的交流展演,可以跨界来做活动策划,政府、学界、业界都来参加,会非常有意思,视角会比较宽一些,观众看起来也会比较生动。最后,就是我们能不能组合成一个有意思的拳头文化产品,形成品牌后,进行巡回展演,越走会越有体会,思路会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进一步开阔起来。

2

非遗商丘的逻辑

国家为非遗保护工作确立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是我们做好非遗保护传承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同样,商丘在非遗方面的总体工作方略也是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发挥地域优势,将商丘的非遗建设成具有商丘特色的非遗品牌化发展之路,让非遗在新时期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在此,我们提出非遗商丘的逻辑概念,这是建立在对商丘非遗充分认知和全国非遗保护传承趋势的基础之上的理性认知。同时,希望通过此概念来影响到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可以理性看待非遗项目,真正地、切实地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重新发现商丘》:将非遗在内的文化资源引导进入文化产业,并用文化产业的繁荣带动非遗的产业化发展,可能是非遗与当下融合的有效率路径,请您谈一下商丘的非遗与商丘本地文化如何更好地互相促进发展?

魏彬:商丘的非遗是商丘本地文化的一部分,非遗的强大发展和传承繁荣,肯定是带动商丘本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商丘本地文化的拓展与发展,也会客观上带动商丘非遗的发展,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非遗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情,当然文化部门肯定是第一负责单位,但是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等,以及各种专注非遗文化的实体和个人,都应该群策群力,非遗保护与传承这个战役肯定是要一起打的,大家在一起会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毕竟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社会行为。

《重新发现商丘》:2008年,木兰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兰传说主要以流传千年的民间口头传说为依托,它传承过程中因历史阶段不同,多有流变,但木兰传说中的主人公所具有的木兰精神永恒不变。我们应该如何挖掘类似这种民间口头传说非遗所能够带来的时代价值,甚至赋予其一定的产品创意实体?除此之外,对于非遗商丘整体上保护传承的方法论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理念?

魏彬:木兰传说作为一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成就出来一个有巨大价值的东西,应该给它赋予更多的时代价值,这里面是有很好的想象空间的。比如有一个做产品创意的实体。传说,是骨架,但是还要长肉,而且要长得强壮、漂亮,所以就需要有更多的创意加进去。我们要做好民间传说的核心工作、周边工作,做好纵向横向的研究,做好宣传推广,打好组合拳。我们至少可以做木兰传说纸质版图文资料,延伸做绘本,视频版,音频版,而这些东西都可以与具体的创意实体做一些链接。

第二个问题,是个挺大的问题,我尝试着从这几个点来梳理一下。从保护传承的方法论上,我觉得可以有三个层面,一是非遗主体,内容要梳理好;二是政府部门,服务跟得上;三是社会层面,助推非遗见生活。

接下来,我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展开来谈:第一,非遗主体,内容要梳理好,比如我们在整个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程序上要有我保护意识,无论是哪一个层级非遗,哪怕是现在还没有立项的非遗。因为我们在持续的推进,要按照国家政策的导向,做好各种梳理工作,确认、建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振兴,每一步我们都要有实质性的内容填充,有一系列的思路和想法,前提永远都是“内容”,在自己这一块儿,这是政府部门和相关的服务部门无法帮你完成的,这些工作我们要做的比较靠前,而且一定要做扎实,要深刻理解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重大意义在哪儿?它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在什么地方?要对自己的传承的谱系,对自己的传承范围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同时也要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保护,对有价值的东西要有明确的判断,要有正确的判断。同时不能因为申报成功了,就不再进行传承活动,这个是有悖于与我们保护和传承的要求的。

第二,政府部门服务跟得上。比如很多工作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需要联合行动,在经费拨划、财政供给、筹资上面要给予支持,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和个人通过多方筹资,借用各种有益手段宣传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对需要表彰、奖励的,肯定要及时,这样的话会有利于整个事情的引导。可优先考虑在某一个层面做好保护与继承的样板,给非遗主体以信心,做好舆论的关注度,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氛围,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的实施,同时还要做好监管。

第三,所谓社会层面助推非遗见生活。保护和传承非遗有利于区域文化认同,有利于团结,有利于促进整体的社会和谐,所以要带动全民都来关心非遗。想方设法要让整个的社会层面能够意识到非遗文化产品的价值,比如吸引相关人士与实体做好民间的非遗数据库建设,比如推动有些非遗能够产品化,然后见人见物见生活。因此,可做的事情真的很多。

《重新发现商丘》:注重体验式参与已经成为很多行业普遍流行的商业经营之道,那么,该怎么样将体验式理念融入到非遗商丘经营当中?

魏彬:是的,体验式经营在我们商业运作里面运用的越来越多,这种经营模式一般需要依赖很多的资源做配件,需要做氛围的营造,比如工作流程的展示。非遗商品的经营,比较适合体验式理念的切入,也比较好实现。当然体验场景的呈现是需要成本的,要有人来买单,这样作为商业才能持续发展,我们要想办法设计好。具体操作上,可优先考虑非遗文化与传统节日振兴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一些学校、幼儿园课堂结合起来,和教育部门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人物简介:

魏彬:艺术学硕士。原商丘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现任商丘市糖罐儿烘焙坊行政主管、微观艺术沙龙总发起人兼首席主持人。

统筹:胡继勇

审核:赵继彬

指导:商丘市委宣传部

【网商社科简介】

“网商社科”是由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主管,商丘市社科联、方塘智库联合承办的集“学习性、政治性、思想性、服务性、创新性、引领性”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平台致力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传播,致力于中央、省委决策布署在商丘的实践探索,致力于社科专家围绕商丘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咨政建言,致力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打造具有商丘风格、商丘气派的“商丘宣传思想文化以及新型智库网上品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原创性、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