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都市生活圈资讯正文

为什么说隶书是方块字的根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1-06 02:41:13  阅读:8803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隶书也称汉隶,相对于篆书而言的,为汉字的一种严肃书体。书写作用稍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考究“蚕头燕尾”、“好事多磨”。

一致我国后,秦始皇为了推广“书同文”,指令李斯创建小篆后,也采用了程邈收拾的隶书。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功率。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前史:“秦烧灭经典,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秦始皇使下邽人程邈所造也。”

唐张怀瓘在《书断》中也云:“程貌,隶书之祖也。相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开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之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其书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曰隶书。”所以,人们有将这种隶书称为“秦隶”。

西汉初期仍沿袭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开端发作严重改动,发生点画的波尾写法。结体扁平、整齐、精巧的汉隶呈现,是我国文字的一次大变革。

至东汉时最为昌盛,隶书撇、捺等笔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抑扬赋有改变,具有书法艺术美,并发生很多风格,留下很多石刻,艺术欣赏价值非常高。人们有将这种隶书称为“汉隶”。

实际上,隶书由篆书演化而来,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这便是方块汉字的由来,且书写速度更快。作为草创的秦隶,留传许多篆书痕迹,通过后人不断修正,逐渐奠定楷书根底。汉代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等各种书体,为艺术奠定了根底。

后汉至西晋间,呈现了“隶草”,便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或将行、草书的笔法融于隶书之中,且存隶意,但少抑扬,多圆转。不过,其时的隶书多为以楷书笔法。魏晋后,书法类别中,行书、草书、楷书加快速度进行开展,隶书虽然没有遭到遗弃,可是开展缓慢,简直还保存本来的姿态。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

直到清代,隶书才又一次勃发出新的生机。其时正值碑学复兴,人们再度受注重隶书,如郑壁、金农等群夷名著名书法家在承继汉隶的根底上,加上了个人的共同立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原创性、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