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都市生活圈资讯正文

缠枝纹束发金冠敞开一段明代变迁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2-10 23:36:36  阅读:8893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文/祝艺仁 图/凉山州博物馆供给

43年前,冕宁县北门外的小屯村,一乡民在“脱土墼”(取土制土砖)建房时,挖出了一座古墓,在墓中出土了一件宝物。这件宝物是一顶明代束发金冠,由金冠和银簪组成,长方形,高3.4厘米,长8厘米,宽3.8厘米,黄金成色为百分之九十五。金冠先用两股金丝拧成绳状,再编织成卷草斑纹图画,其间用金焊而成。冠沿和冠首有1毫米宽的带状花边,冠顶中部由4毫米宽的带状斑纹由前然后系续,两端簪孔各有一个葵花,簪孔即为花心。银簪呈锥状,长7.6厘米,一头尖一头为方形。

这件宝物被命名为缠枝纹束发金冠,现保藏于凉山州博物馆。

束发金冠 明代金银制工艺的什物材料

这顶明代束发金冠,耀眼而耀眼,泛着金色的光辉,制造流程与工艺极端精巧。但据凉山州博物馆作业人员介绍,其实在刚搜集到它的时分,现已被压成了一块金饼,后来经过专家的修正,才得以出现原型。但它是怎样搜集到?又历经了怎样的修正过程?这些细节就不得而知了。

据史料记载,冠在先秦、西汉时本为“倦持发”之具,它是一件礼仪性的、固定在髻上的发罩,形体不大,旁边面透空,与后世戴的帽子在尺度和功能上均异其趣。而束发冠约创始于五代,它也是固定在髻上的发罩,曾被称为矮冠或小冠。宋代的束发冠可以独自戴,也可以戴在巾帽之内。而到了明代,束发冠的位置变得很特别。明代男人把束发冠掩在巾帽之下,沿用了宋代在巾下戴冠的那派风格。

明代,依照准则,入流的官员朝服戴梁冠,公服戴展角幞头,常服戴乌纱帽;士子、庶人戴四方平定巾;农民戴斗笠、蒲笠。尽管后来头巾的样式繁复,但束发冠仍是逸出礼数之外的。明人刘若愚在《明宫史〔水集〕·束发冠条》中说:“其制如戏子所戴者。”亦谓此冠如戏装,无论怎样不能算是恭维的话。

因而在明代戴束发冠要到达的作用便是:半彰半隐,似隐犹彰。它是男人首服中虽不宜揭露抛露又不肯彻底遮起的一份雍雅或华奂。所以,明代束发冠的数量不是许多。《天水冰山录》中清点出来的金厢束发冠、玉冠、水晶冠、玛瑙冠、象牙冠等总共17件,而玉带、各色金厢带的总数却达326条,可见束发冠不像玉带那样,是一套盛大的官服中必备之物。金束发冠夸耀赋有,也显现了其主人的身份并非一般。

金冠制造流程与工艺精密,图样精巧,也为研讨明代金银制品工艺供给了什物材料。

据记载,跟着手工业工艺水平和技能条件各方面的老练,明代的金银细工制造开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明代金银首饰的制造,首要重视样式规划,样式较前代更为新颖,加强了赋有吉利含义的图画规划。在制造过程中,经常选用镂空技能,使较少的材料表现出较大的体积,镂空后的金银饰件愈加精巧、夺目,极具装修作用。

束发金冠便是很多选用了累丝和焊接的制造流程与工艺,由此反映出明代金银首饰的装修体裁、造型规划及工艺技法等各方面到达适当完美的程度。

金冠主人 宁番卫最有权势的人物

如此精巧的束发金冠,主人是谁?当年,在冕宁县城北的小屯村明代砖室墓中,一起出土的还有两通买地券碑文。从买地券中可知,墓主人生前任职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授昭毅将军衔。死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终年八十岁,是生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的明初人。但因墓中未置墓志,对死者原籍阅历都不清楚。金冠主人反面的故事也成了谜。

时刻来到2011年11月27日。那天,冕宁县城厢镇大垭口村新农村建造工地一片繁忙现象,现场办理人员陆宗伦和杨学渊像平常相同站在装载机旁监督施工。忽然,正在转运腐殖土的装载机铲斗好像碰到了什么硬物,宣布“咣咣”的闷响。杨学渊和陆宗伦循声望去,铲斗下方瞬间现出摆放规整的墁当地砖,陆宗伦下意识地说:“快停下来,挖到古墓了!”

陆宗伦的判别不无道理。其实,4000㎡的大垭口村新农村建造工地原是面积约10亩的李家坟园。关于这片形似“金盆养鱼”的宽平塽垲的台地,以及坐落其间的李家坟园,土生土长的大垭口村1组乡民陆宗伦再了解不过了。

“装载机一铲斗就撮到了墓底,墓坑中到处是散落的大青砖,我赶忙跳到墓坑中,看到底有啥东西,成果只发现两块还没有腐朽的棺材板,一层三四公分厚的灰黑色淤泥。”陆宗伦回想其时的景象。后来,持续作业的装载机的铲斗又碰到了硬物,宣布洪亮的响声。这一回,陆宗伦和杨学渊发现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东西。那是两块扣合在一起的长方形的青石板。由于两块石板已被装载机铲斗撬松,所以很简单就掰开。石板粗糙的一面在外,润滑有字的一面相向扣合在一起。不一会儿,石板周围就挤满了前来看稀罕的人,由于十里八乡的老大众都知道,早在上个世纪70时代,李家坟园就挖出过“金帽花儿”。而乡民口中的“金帽花儿”正是本文的“主角”——现珍藏在凉山州博物馆的缠枝纹束发金冠。

那么,此次出土的两块青石和缠枝纹束发金冠有何相关?两座墓的主人又有何联系?是否能从中得到一些金冠主人的信息?

跟着研讨的深化,考古人员发现,两块青石板便是昭勇将军墓志碑。从墓志获悉,墓主人是明代宣德年间昭勇将军(正三品武官)、宁番卫(今冕宁县)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使李斌,本籍维扬(今江苏省扬州市)。李斌为明洪武年间怀远将军(从三品武官)、指挥同知李通之子。李斌在李通致仕(官员年迈离任)后袭任怀远将军,供职于建昌前卫。永乐初年,李斌参加平定“交阯(即安南,今越南)”之战,在炸毁安南黎氏政权(即“黎寇”)主力军的富良江(今越南红河)决战中“斩获贼众及渠首”,因功升任昭勇将军指挥使,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调任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使。

李斌生于明洪武壬子年(即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卒于明天顺丁丑年(即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享年85岁。和其时建昌(今凉山区域)诸卫的中下级军官相同,李氏宗族的“宁番卫指挥使”是“世袭”的,并且依照古代通行常规,实施“嫡长子承继制”,由其长子李善承继。也便是说,这件缠枝纹束发金冠的主人李善,便是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使李斌的长子。

昭毅将军李善墓在昭勇将军李斌墓右前方7米左右,且李斌、李善父子二人的坟墓朝向都是“子山午向(坐正北朝正南)”。这也难怪,当年的李氏父子原本便是宁番卫最有权势的人物,所以可以占有“面南背北”的尊者之位。

屯田移民 大批内地汉族迁入凉山

从李斌的墓志上可知,李斌、李善父子二人本籍维扬,为何千里迢迢来到凉山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及凉山前史上的第四次大移民——明代的“屯田移民”。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完毕了蒙古人的控制,于南京应天府称帝,年号洪武。凭仗自己的坚毅勇敢,身世布衣的朱元璋在军中和民间都深得人心。他采用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敏捷而隐秘地扩张着自己的实力。几年时刻里,朱元璋身经百战,募集了百万军力,在完结“高筑墙”的战略部署后,便着手实施“广积粮”了。

游牧民族控制的元代,对农耕社会的办理存在必定缺点,明朝树立后,要安慰万千大众,势必得让公民有地种、有饭吃。而国家刚刚阅历了长年累月的战役,为保护政治安稳,仍有巨大的戎行需求供养。初期,军粮的来历首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久而久之,戎行就会成为朴实的损坏力气,失掉民意。为处理粮食问题,朱元璋决议推广“屯田法”。

屯田的战略虽古已有之,但明太祖朱元璋秉持着“寓军于民”的思维,又将屯田运动面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为赶快康复经济,使大众休养生息,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办法,鼓舞拓荒种田。他手下的一名蒙古官员梁埜先帖木儿向朱元璋主张,北方战乱今后,人口剧减,许多荒地无人播种,无妨招集大众,从人多地少的当地,往地多人少的当地迁徙。朱元璋连连称誉,当即组织人手筹办此事,很快,东北、西北和西南区域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早在秦汉时期,为了处理军需、节省本钱,部队驻守之处均屯田垦边。两千多年来,作为北攻成都、南控云南的一处战略要地,凉山从未被任何朝代忘掉。汉武帝为打通“西南夷”,从成都平原动身,途经凉山再到云南,沿途设置民屯;唐懿宗咸通年间为按捺南诏开展,很多屯兵凉山;元代的地图向南扩张至云南后,亦在凉山设置军屯;到了明代,凉山则是安顿移民、处理土地和粮食问题的一处绝佳之地。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政府派大军出征西番,内地防务较空,前朝遗臣月鲁帖木儿使用这一机遇,在建昌(今西昌)发起暴乱。他先后联合德昌、会川(今会理)、迷易(今米易)、柏兴(今盐源)、邛部(今凉山北部)土军万余人,杀官军、掠屯牛、烧营屋、劫军粮。一时刻建昌形势突变,川滇轰动,明朝廷紧迫指使开国大将蓝玉,带领“京卫及陕西兵一万五千人戍之”。

经过一番激战,月鲁帖木儿败走盐源,被蓝玉部队所获,明军先后擒杀了参加暴乱的土官,一场骚动总算停息。蓝玉的部队中,有许多是安徽、甘肃、浙江和陕西人,他们平定暴乱后,为保持建昌形势的安稳,便留在了西昌一带,屯田垦边。

为了稳固对边防的控制,明朝仿照北魏隋唐的府兵制,树立起了一套“兵自为食”的卫所准则。根据其时的准则,卫和所是两级组织,大约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千户所,120人为百户所。卫所都设置在一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区域,它们在明王朝的控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不肯刚刚平定的凉山再遭变数,元太祖朱元璋在凉山建立五卫,分别是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今西昌老城)、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今冕宁城关)、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今盐源卫城)、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今越西城关)、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今会理城关),隶归于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史称“建南五卫”。今日西昌的明清古城墙、会理北城门便是这段前史最好的见证。

五卫及部属的千户所、百户所的长官,根本都是长时间跟从朱元璋身经百战的中下级军官,他们深得朝廷信赖,被委任办理建昌区域的各级卫所。这些武士带着自己的妻儿来到凉山,就此扎根。

从李斌、李善的个人隐私信息可推知,他们的先祖便是明代移民而来,归于军屯的后嗣,且从李斌的父亲李通就开端在冕宁任宁番卫指挥同知,明洪武年间受封为“怀远将军”,致仕后李斌袭“怀远将军”衔,供职于建昌卫。李斌过世,其长子李善袭任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并受封为“昭毅将军”。

李善买地券 见证时代的社会形态

文物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经过文物,咱们能更多看到这个时代的社会形态。

与束发金冠一起在昭毅将军李善墓中出土的两通买地券,券长35厘米,宽30.5厘米。其间一通正面阴刻楷书“后土地祇山口百灵象”,四周刻八卦;另一通正面阴刻楷书“墓中昭毅将军李善公”,四周亦刻八卦。反面均阴刻小褂内容根本共同。从记载业绩可知,墓主李善生于明建文帝元年(1399年),卒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两年后葬于宁蕃卫之北原。

买地券不仅为墓主名字、身份和金冠的详细时代供给了切当根据,并为明宁蕃卫指挥使司官衙的地理位置供给了第一手材料,有必定的补史价值。

从凉山州境内历年出土和发现的材料来看,买地券首要发现于明代时期,这可能与明代很多迁入汉民族寓居有直接联系。下葬地券的实践意思是反映了人们对土地私有的占有。即生前具有土地享受,身后仍要求永久占有墓穴,不受侵略。它说明晰明代时期,凉山的封建社会经济的开展状况。在凉山出土的明代初期地券的形制、券文的格局,与中原区域根本相同,可是到了明代后期,则多“村巫”语言和刻画符篆等风俗,乃至长时间停丧在堂,并由堪舆阴阳术士择地点穴才干安葬,所以李善墓出土的买地券,为后人研讨古代社会经济、民间宗教信仰、丧葬风俗供给了重要的什物根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原创性、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