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都市生活圈资讯正文

黛玉为何会有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感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09 22:52:26  阅读:6204 作者:责任编辑NO。姜敏0568

红楼一梦,毕生难醒

红楼梦赏析继续重酬征稿中……,

概况点击征稿

文:张拂晓 原创首发:红楼梦赏析(ID:hlm364)

黛玉是大观园中最拔尖的诗人,按说,以她十来岁的芳华年岁,应该多写歌唱美好时光、抒情心中抱负的诗词,但是她却在第二十七回写下了感叹身世、楚切无比的《葬花词》。这首诗以花自喻,倾诉了自己旅居贾府、陷于孤立无助的境况,其间如“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等语句,反映了她所遭受的巨大的痛苦和折磨。

仔细读《红楼梦》的朋友们大约会古怪,黛玉虽说是爸爸妈妈双亡而旅居贾府,但上有贾母这样登峰造极的人物呵护着,下有一大帮丫鬟、婆子尽心服侍着,吃穿用度与贾府其他姑娘没什么不同,应该说无人敢怠慢她、欺压她,怎样她还很不满意,居然会有“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样惨痛的感触呢?她心里到底有什么难以言说的痛苦呢?

先看看黛玉初到贾府时遇到的情形。

其时黛玉露宿风餐、远道而来,在与贾母等一大批亲属碰头之后,贾母命人带黛玉“去见两个舅父”。两个舅父一个是荣府长房贾赦,另一个是二房贾政,都是荣府中位置显赫的男主人,也是黛玉母亲贾敏的亲哥哥。

按常情,妹妹英年早逝,黛玉作为留下的骨肉,现在千里迢迢投靠舅家,舅舅无论怎么都是应该见一见的。但是出其不意的是,黛玉远道投靠贾府,现在专门去参见舅父,意味着等待两位舅父对自己旅居一事表明认可,谁料成果却是大舅避而不见,二舅不见踪影,想想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思感触呢?

两位舅舅假如能见到其间的一位,关于黛玉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偏偏两位舅舅都见不到,这样的事就端端让黛玉给碰着了。黛玉初到荣府遇到的这全部,不能不让读者模糊感觉到,黛玉在荣府被无视、被萧瑟的命运,好像从一开端就悄然注定了。

两位舅舅对黛玉不怎样热心,也很难说是他们在故意萧瑟外甥女,因为没有这样做的理由。其时黛玉只要六岁(还有说法是十三岁等),应该说年岁尚小,与舅舅见了面其实也没啥可说的。而贾赦、贾政作为大老爷们,也或许觉得小孩子家,有老太太带领一家女眷迎候一下就能够了,不用非要他们出头去招待。两位舅舅未见外甥女,放到他人身上或许不是什么事,但放到灵敏的黛玉身上,或许会在她心里投下一些暗影。

其实,贾母作为外祖母,王熙凤作为荣府的管事人,对黛玉的关心与照料仍是我们公认的,确保了黛玉在长达十多年的旅居日子中,至少在物质供应和享受方面无虞。

但话又说回来,贾府再好,究竟比不上在自己家里;外祖母再怎么心爱、呵护她,都比不上爸爸妈妈的骨肉之情,因此关于黛玉来说,旅居贾府实在是一种无法的挑选。失掉母爱、父爱的黛玉,一颗心原本便是破碎的,加上自小又病魔缠身,衰弱的身体成为她生命的负累,现在投靠到舅家来,这儿的全部都让她感到压抑和不安,使她时间都在产生着激烈的疏离感。

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久居,无论是谁,要彻底做到自在自在、高枕无忧,对外界的全部压力都能应付自如,实在是难上加难,更何况是黛玉这种灵敏多疑而又自卑自负的小女子。

所以,面临贾府中的富贵热烈、他人家的笑语温情,乃至自然界的秋风秋雨、落花飞絮,她都会触景伤情、自怜自叹,心中似有无限的惆怅与凄楚。她从心思上无法做到随遇而安,在精力上很难到达自在舒展,日子中任何风吹草动,关于贾府本家的姑娘或许无所谓,但在她这个“亲属”的心里则会掀起一场场波涛,让她无法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难以平心静气地去应对。

所以,黛玉总是被郁闷感伤的心情所操控,因此一系列误解、误解便连绵不断地产生了,贾府不是她能够安放芳华和抱负的伊甸园,而成了她一步步走向幻灭的深渊。

第二十六回写了这样一件事:黛玉到怡红院串门,居然破天荒地吃了闭门羹。读者看得很清楚,黛玉被晴雯拒之门外,自始至终便是一场误解,假如黛玉再能多说一句话,比方自报家门或直接喊晴雯的姓名,误解也就不存在了,进门的妨碍也就消除了,晴雯胆子再大再固执,怎么敢不给黛玉开门呢!或许当事人不是黛玉,换成其他人,就算被晴雯顶嘴或怠慢了,应该也不会有多大的问题,谁会和一个丫头计较那么多呢!并且,黛玉叫门受阻,彻底是晴雯的问题,与宝玉半点都不沾边,但黛玉却把全部的账都算到宝玉头上了。

自负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所以便丧失了正常的思维,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便会朝负面的乃至坏的一面去想,成果芝麻大点儿的问题,便迅速地晋级为斗大的问题。

黛玉遭到拒绝后,先是“不觉气怔在门外”,想跟晴雯理论,却遽然想起自己“到底是客边”,所以立刻感觉自己低了一头,只好伤心落泪。继而听见宝玉和宝钗的说笑声时,黛玉愈加感到落寞、苍凉,遽然想起之前她扬言要到舅舅那里告宝玉的事,所以便想当然地揣度,一定是宝玉把这话确实了,故意在萧瑟她。这样确定之后,黛玉“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论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啜泣起来”。

以上这段文字,把黛玉自负、自卑、自怜、自哀的特色,体现得酣畅淋漓。黛玉身体原本就差,导致她心思上、精力上总是负担过重,最终影响到她对国际、对事物的观点呈现误差;而思维、判别上的失误,反过来又形成她心思和精力的失衡,最终给她的身体带来更大的损害。

总归,身体、气质、特性、思维等方面的缺点,加之爸爸妈妈双亡、仰人鼻息的特别家境与生长环境,让黛玉陷入了一个情不自禁、难以自拔的怪圈,使她的心灵总是不得安定,在受挫、懊丧和哀怨状况中疲于奔命,一点点地消耗着芳华的生命。

爸爸妈妈双亡以及旅居日子所引起的缺憾、自卑和压抑,成为黛玉一直挥之不去的梦魇。第四十五回,黛玉在和宝钗“互剖金兰语”时,一不留神又感叹起了自己的身世和境况。虽然吃穿用度一概由贾府毫无保留地供应,贾母也确实待黛玉为自己心尖子上的肉,但因为黛玉究竟是作为孤儿投靠而来的,而非贾府中的正牌主子,所以她便对“婆子丫头们”的厌弃非常灵敏,周围的任何闲言碎语一经传到她耳朵里,都或许会被她无限扩大,使她一颗软弱的心饱尝折磨。

黛玉与宝钗是年岁适当、身世类似的芳华同伴,并且又是婚姻上的竞争者,因此黛玉便常常将自己与宝钗作比照,愈加感到自己孤立无助、境遇惨痛和远景迷茫。宝钗母亲、哥哥都在身边,婚姻大事有母亲替她安排,而黛玉绝大多数都是要靠自己孤身应对全部,尤其是婚姻大事无人为她做主,她怎么能做到高枕无忧、达观开畅呢?

物质日子方面她并无后顾之虑,但精力日子上谁了解她的心思和需求呢?贾府将她安排到潇湘馆,表面上看好像全部都满意了她的需求,但谁能体会到她心灵深处的孤单和凄惨呢?

正因为有如此仄逼与险峻的环境,黛玉才会有“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样凄厉的感触,又因为她爸爸妈妈双亡、仰人鼻息的共同阅历,她正值芳华的年岁,关于人生便比其他人多了许多凄惨的体会。她心中不断积郁的忧伤无处倾诉,所以便寄情于诗词这种合适直抒胸臆的文学款式,她的大部分诗,都沉浸在一种忧伤哀怨的情愫里。

《葬花吟》应该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充满的浓郁的感伤心情,令每一位走近她的读者喘不过气,好像每一句诗都渗透着她终身的眼泪。在这首诗中,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悲叹,有“柳丝榆荚自芳芬,不论桃飘与李飞”的愤激,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咆哮,也有“一朝春尽美女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悲怆,把她仰人鼻息、心中之苦无法倾诉的感触,描写得酣畅淋漓、触目惊心。

-作者简介-

作者:张拂晓,先后在国内100多家报刊上,宣布各类文学作品及学术论文共900多篇,出书散文集《瞬间的绚烂》、勉励类读物《做个知本家》(与张琦协作)、长篇小说《前途无量》、红学研讨随笔集《万千味道品红楼》。现任《新课程报·语文导刊》履行主编。本文首发于红楼梦赏析(ID:hlm364),如需转载,请联络小编(夕瑶:13824393166)。

红楼梦赏析

一入红楼,毕生难醒

与君相逢,平生之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原创性、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