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都市生活圈资讯正文

福州中秋摆塔传递福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9-11 22:41:33  阅读:3918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福州特有的中秋风俗——“摆塔”别具特征。 叶秋云 摄

中新网福州9月11日电 (叶秋云)“金铃银烛影周遮,儿女宵分供瓜果。争祝耶娘增福寿,舌尖齐捲妙莲花。”《榕城中秋拜塔》一诗描绘的是清光绪年间福州人“拜塔过中秋”风俗。拜塔需摆塔,中秋佳节接近,福州特有的中秋风俗——“摆塔”也再度露脸。

福州风俗专家郑子端介绍“摆塔”风俗。 叶秋云 摄

在聚春园·福州大饭店的大堂里,一张桌子分为三层:最高层摆放着泥塑的浮屠;第二层中心摆放的是泥塑的七仙女和福禄寿三位神仙,两边乌塔、白塔遥遥相望;最底层则是百余个林林总总的小泥人及供奉的瓜果、福州礼饼。

福州风俗专家郑子端说,中秋摆塔是旧时福州民间的一项特有的重要风俗活动,历史悠久,盛行于明代嘉靖年间。

“相传,戚继光赴闽平倭患大捷全胜,回到福州恰逢中秋节,福州群众为欢迎凯旋之师,将家里的贵重物品摆在门口以示道贺。因老福州多寺多塔,铺排品也多为古塔的模型,故称‘摆塔’;老福州人过中秋节,除了‘摆塔’外还有‘拜塔’的风俗。”郑子端表明,明清时期,中秋佳节来暂时,文人墨客会在闽山庙内吟诗作对,故而留下不少诗作,中秋“摆塔”“拜塔”风俗也得以代代撒播。

福州大饭店工会主席张红英正在调整“摆塔”中的小泥人方位。 叶秋云 摄

记者看到“摆塔”的最底层,一个带有“福”字的大月饼分外引人注意。据郑子端介绍,旧时在福州,送月饼也有考究。小辈送给老一辈一定要送大月饼,而老一辈送给小辈的则是小小的几个,涵义尊老爱亲、团团圆圆,“这也是福州‘福文明’的体现”。

大堂里,来来往往的来宾总是被“摆塔”引得停步欣赏,乃至拿出手机摄影留影。福州大饭店工会主席张红英告知记者,福州大饭店在中秋“摆塔”,源于已故福州风俗专家方炳桂先生。1999年,在其提议和帮忙下,福州大饭店再现中秋“摆塔”风俗,并连续至今。

张红英表明,20多年来,为更好地发扬和传承福州这一风俗文明,福州大饭店不断搜集当地有特征的、古香古色的元素充分内容,从开始的一层、二层到现在的三层,“摆塔”规划逐步扩展;展现时刻也从开始的几天到现在的将近一个月。“期望来宾、市民都可以了解、知道这一闽都风俗文明。”

关于许多人来说,“摆塔”风俗仍旧觉得生疏。郑子端表明,期望社会各界多多重视闽都风俗文明传承,让这些风俗可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福文明”可以为群众所知。(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原创性、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