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都市生活圈资讯正文

药物过敏症状 身体出现这种反应竟是过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4-08 17:56:25  阅读:538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薛之谦

  药物过敏与其他过敏一样,就是过敏原成了药物,但是与其他过敏不同,药物过敏会引起哮喘、耳聋过敏性休克等等状态。因此,通过这些药物过敏症状,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药物过敏的严重性,当然我们也要避免一些药物过敏误区,不要被骗了,当然,如果想知道药物过敏怎么办,文中也做了一些介绍,大家一起看一下吧。

  药物过敏就是指一些有特殊体质的朋友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通常会出现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休克或死亡的现象。

  药物过敏的注意事项

  1、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

  2、机体处于敏感状态下,再次接触过敏源后可在几分钟到24小时内发病,个别情况可延迟到几天后发生。

  3、过敏反应发生后,停用药物,轻微的可较快消退,预后良好。重症者如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或导致后遗症。

  4、已致敏的患者对于该药的致病性是会持续很久的,甚至终身不退,再次用药可重现原来的症状或有时候更严重,接触该药的次数越多,反应往往也会越严重。

  5、具有类似结构的药物常常发生交叉或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

  6、某些疾病可使药物对机体的致敏性增加,但当重病、创伤或大手术后,某些原来药物的变态反应也会减轻或消失。

  预防

  由于药物反应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严重者可致死亡,故重视预防有重要的意义,如医生不随便给药,病人不滥用药,药物反应是可以大大减少的。

  1.在用药前,首先明确诊断,不要在病情未搞清前,采用多种药物围攻,以为总有一种药物会产生效用,这样易出现不必要的药物反应。

  2.对所用药物的成分,性能,适应证,禁忌证,副作用,配伍禁忌等应全面熟习掌握,做到不滥用,错用,多用药物。

  3.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特别是对有过敏性体质者更不可忽视,对有过药物过敏反应者,应注意交叉敏感或多源笥敏感反应的发生。

  结膜炎已经让人觉得很悲催了,如果你得的是过敏性结膜炎的话,那就更不能轻视了,看看过敏性结膜炎症状有哪些,然后对症下药,别让这种有传染性的疾病一直缠着你。想知道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方法以及过敏性结膜炎的预防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您不了解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也不要紧,但是我建议您还是要了解一下这种症状的话,以备不时之需。

  过敏性结膜炎症状

  临床表现

  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痒,几乎所有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均可出现,其他症状有流泪、灼热感、畏光及分泌物增加等。分泌物多为黏液性。

  一些较严重的过敏性结膜炎,如异位性角结膜炎有时可以出现视力下降。

  结膜炎通常都是因为结膜里面充血了,而结膜里面的乳头增加也是另一个病症,而乳头大多数都出现在上睑结膜。乳头性结膜炎及角结膜炎增生的乳头有其特异的形态特征。

  异位性角结膜炎常出现结膜纤维化(瘢痕)改变。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还可出现结膜水肿,在儿童尤为多见。角膜损害以角结膜炎及异位性角结膜炎最常见。

  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

  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目的就是想避免后遗症的发生以及减轻这种症状,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要避免医源性并发症的产生。

  1.一般治疗

  脱离变应原是最为理想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尽量避免与可能的变应原接触。如清除房间的破布及毛毯,注意床上卫生,使用杀虫剂消灭房间的虫螨,在花粉传播季节避免接触草地、树花等,停戴或更换优质的接触镜与护理液。眼睑冷敷可以暂时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通常局部使用,常用的滴眼液有0.1%的依美斯汀、0.05%的Levocabastine、0.1% 的Olopatadine及0.5%的Ketorolac。如果有眼外症状,可以口服使用,不过其效果不如局部用药。常用口服药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抗组胺药与血管收缩剂联合使用,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润洁那素达等。

  (2)肥大细胞稳定剂

  常用的有色甘酸二钠及奈多罗米等。肥大细胞稳定剂的总体治疗效果虽不及抗组胺药,但其对抑制流泪似乎更有效。最好在接触过敏原之前使用。

  (3)非甾体类抗炎药

  在过敏性疾病发作的急性阶段及间歇阶段均可使用这种药,对缓解眼痒、结膜充血、流泪等眼部症状及体征均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它还可以减少激素的使用剂量。

  (4)血管收缩剂

  局部使用的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素萘甲唑林、羟甲唑林、四氢唑林等,可改善眼部不适,减轻眼表充血。

  (5)糖皮质激素

  严重的过敏性结膜炎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使用,且使用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白内障、青光眼单胞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及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常用的有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及氟米龙等。

  (6)免疫抑制剂

  主要有环孢霉素A及FK506对于一些严重的需要使用激素的春季角结膜炎病例,局部应用2%的环孢霉素A可以很快控制局部炎症及减少激素的使用量。但是,在停药后易复发。

  3.脱敏治疗

  此法主要用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对于其他亚型的过敏性结膜炎,其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而很少采用。

  4.用药应有计划性,剂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久,并定期观察,特别是应用有一定毒性的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等,更应严密观察,经常检查血象等。

  5.某些器官有功能障碍时,常对某些药物不能耐受,如患肾病者需慎用重金属药物。

  6.在用药期间应注意一些警告症状或不耐受现象,如皮肤瘙痒,红斑或发热等,一旦出现应考虑立即停药。

  7.凡已发生过敏性药物反应者,都应发给药物禁忌卡,注明致敏药物名称及反应类型,以供复诊时参考。

  8.国家医药管理部门必须加强药政管理,药品在出厂投放市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把好的药品质量关。

  走出药物过敏认识误区

  误区1:用药量小就不会过敏

  这是将药物过敏与药物的毒副作用混为一谈。药物的毒副作用可通过减少用量而减轻,但药物过敏反应的决定因素是药物本身,与它的剂量无关。例如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者,临床上常采用小剂量分批注射,但事后绝大多数人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过敏反应;甚则有的患者只要闻到青霉素的气味也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误区2:用过的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其实以往曾用过或经常用但从未引起过敏的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药物过敏反应是药物第一次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只有当这种药物再次进入人体时才会引发变态反应,也就是说一般是两次以上用药才会发生过敏。摄入药物的次数越多,产生过敏的可能性越大。再者所用药物的厂家不同、同一厂家所生产药物的批次不同(药物内所含杂质不同),这些都能成为引发过敏的原因。所以,青霉素之类的药物没有连续用药而再用时,都必须重做过敏试验。

  误区3:中药不会引起过敏

  有人认为只有西药才会引起过敏,中药不会过敏。虽然临床引起过敏反应者以化学合成药物为多,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毒素与血清、镇静催眠药等,但是,有些中草药也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休克、剥脱性皮炎等。近年来报道较多的有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等中成药,其过敏表现以荨麻疹和固定药疹最常见。

  误区4:过敏反应都发生在用药时或用药后不久

  药物过敏反应不只发生在用药的当时,有些药物过敏反应是有潜伏期的。如一些药物可能在几个月甚至若干年后才发生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过敏反应。常见于治疗糖尿病、甲亢或痛风的药物;痢特灵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少便发生在用药后20余天。

  结语:药物过敏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在了解了这些药物过敏症状后,是不是对于药物过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呢?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药物过敏怎么办呢?同时,文中也为大家介绍了一些药物过敏误区,你做了几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原创性、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