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都市生活圈资讯正文

火烧沟人形彩陶罐有媒体称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3-03 19:19:29  阅读:8520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编者按:《甘肃文物菁华展》2019年5——8月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后,许多媒体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解读,聚焦了一些有特色的重量级文物,其间出土玉门火烧沟遗址的“人形彩陶罐”便是曝光率最高的文物之一,是当之无愧的2019年“网红文物”。这不,2020年这件文物还将在国家博物馆《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览一年,只不过转场罢了,这将是甘肃文物进场频率最高的文物之一,信任这一年里他又会结识更多的朋友。

下面是《我国民族报》的一篇文章,这家媒体对这件文物又有新的赞誉。

甘肃文物菁华展 构建多民族调和共生图景

“出来有一阵子了,该回家了!在京的时刻虽短,但我很快乐作为代表在国家博物馆迎候全 国、全世界的观众,期望还有时机能够再来!”

“你回家了,我顶替你的作业,在展厅的门口,持续带领观众领会多彩厚重的甘肃前史文明!”

这段来自陇东大地湾的心爱“少女” 逐个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与来自河西火烧沟的酷“少年” 逐个人形彩陶罐的对话,是我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王志强的案牍。

在我国国家博物馆展出3个月有余的“丝路孔道逐个甘肃文物菁华展”,将于8月18日落下 帷幕。该展以时刻为轴,以文明饱满为头绪,以考古开掘的甘肃各前史时期的516件(套)不同 类别的重要文物为根底,勾勒出一幅前史悠久光辉、文明奇光异彩、多民族调和共生的甘肃前史 人文图景。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之冠”

陈旧艳丽的彩陶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发明。地处黄河中上游的甘肃是世界上最早发生彩陶的区域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我国彩陶之乡”。河陇大地上考古发现的彩陶文明遗址漫山遍野、 灿若星斗,出土的彩陶数量巨大、器型丰厚、纹饰精巧、工艺精深,极具艺术性。

此次展览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件“人形彩陶罐”:远看是一名双手插兜站立的男人,其体 态、动作和神态描写得绘声绘色;走近一看,人像短发、高鼻深目、双耳开孔、表情生动,其身 着短上衣,颈部至胸前的网格纹就像是戴有精巧的项饰,下身着网格长裤裙,双手插在裤兜里, 硕大的双脚上穿戴肥壮的高腰靴子,一副怡然自得的姿态。

人形彩陶罐(新石器时代 四坝文明)

现场专家介绍说,这件文物是1988年从玉门火烧沟遗址搜集而来。“陶男人”的装束或许代 表了公元前2000年一前1600年四坝文明时期河西走廊的盛行风气;陶罐人体中空,能够盛水, 刺进裤兜的双臂构成陶罐的双耳,屈服斗胆,制造精巧。

在这名“陶男人”的不远处,有一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陶瓶表面无纹饰,器口为陶塑人头, 脑门上部有堆起的横置泥条,以示额上有一排短发;眼睛为雕空的小圆孔,但在眼圆孔外堆塑一 圈凸起的泥条,使眼睛杰出;鼻子呈微翘的三角体;嘴微张状,似在言说;两耳各有垂系饰物的 耳孔。人头像五官规整、脸庞秀美,器身造型高雅,与人物形象天衣无缝。

千里走廊的多元民族文明

黄河兰州段以西有一条连绵1000多公里的天然狭长地带,是华夏内地通往西域、中亚的重 要通道,世称“河西走廊”。在海上丝绸之路鼓起之前,河西走廊一直是华夏王朝对外往来的重 要通道。

汉武帝时期河西归汉后,汉廷先后设四郡,敞开了对河西走廊的开发与运营。在移民屯垦戍边的行动下,河西区域农业得到较大开展,逐步构成“农牧并序”的开展格式。隋唐时期,河西 走廊阅历了第2次开展高潮,成为其时的富庶茂盛之区,呈现“闾里相望,桑麻翳野”的盛景。此次展览,用文物的方法再现了河西走廊的前史风貌。

轺车是汉代常见的一种乘用车,多用于官吏出行和王命宣达。常见的木轺车多为单马驾辕,系官吏乘用车架。出土于武威磨咀子汉墓的彩绘木轺车主要由车舆、伞盖、御奴和辕马等组成,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一套轺车,标准挨近实在车辆,造型古拙淳厚,部分描写精密,并施 红、白、黑3种颜色,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六博是古代的一种智力博弈游戏,一般由两人或4人对弈。考古材料显现,春秋时期六博已 经盛行于世,至汉代最为盛行,唐宋今后逐步陵夷。出土于平凉市灵台县傅家沟的六博戏青铜俑, 四俑出土时相向跪坐,中心放置长方形牙质棋子,表现的是游戏六博的场景。

六簙戏青铜俑(西汉)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一件随葬的木斗帐模型,其上部覆斗形意在表现穹庐顶,并开有正方形天 窗,形象地反映了汉代河西走廊居民的寓居方法。木斗帐其实挨近于游牧民族的穹庐式毡帐,呈现在汉族墓室内,展示出汉代河西走廊不同民族之间的往来饱满融合。

出土于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魏晋岩画墓群的彩绘帐居图岩画砖,用墨线勾勒出穹庐的结构, 再用红彩涂饰,以示用布或丝织物做成的帐围。帐内绘有一男人和一家丁,男人头戴巾帻、身着皂袍盘坐于榻上,正欲接过家丁手中盘里的食物,展示了墓主人生前帐居的情形。风趣的是,墓主人为汉人装束,却稳坐在少量民族风情的毡帐内用餐,由此可见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区域各 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之深。

彩绘车马出行图岩画砖(魏晋高台县博物收藏)

丝路交响,文明共生

张骞“凿空”西域,创始了联通东方与西方、农耕与游牧等不同文明的丝绸之路。这是一条 以古都长安为起点,沿河西走廊,经葱岭以西的中亚、西亚、南亚等地,终究抵达北非和欧洲的 古代陆路商业通道。

丝绸之路由东向西横贯甘肃全境,连绵3000余里。在绵长的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于道, 商旅不停于途”,奇特多彩的东西方瑰宝在这里饱满互通,农耕与游牧文明从碰撞到饱满互鉴, 不同文明背景的族群从生疏到了解,演绎着一曲曲汹涌澎湃、引人入胜的华彩乐章;在绵长的时 代里,东西方物质文明共融共生,所构成的多元文明效果又传至华夏大地,汇入中华文明的海洋。

展厅内占地最大的一组展品是12套铜车马出行仪仗俑。据了解,其时在武威雷台汉墓出土 的仪仗阵列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4辆铜车、17位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等组成, 是迄今考古发现数量最多、阵型与气势最壮丽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铜车马铸造精深,表现了汉 代铜雕艺术的杰出成就。

依据铜马、铜俑胸前所刻铭文“守张掖长张君”“冀张君小车马御奴一人”等可知,雷台汉 墓的主人是一位张姓将军,曾任张掖长,后又兼武威郡左骑千人官等。这组铜车马出行仪仗队, 显示了汉廷在河西走廊的统治力,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疏通。

来历:玉门市博物馆玉门前史文物

版权归原作者一切,如有侵权请联络删去。其他朦朦胧胧转载请注明来历。

唱响交响丝路

畅游满意甘肃

监制:韩朝晖审阅:赵立青修改:赵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原创性、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